神導演化論同時相容了演化論與神,其宣稱神創造了演化論,再以演化論解釋生命現象。但根據奧卡姆剃刀原理,如果對同一現象有兩種不同的假說,我們應該選擇較簡單的那個,因此應該放棄神的概念而取單純的演化論。
而「神」這個概念究竟好不好,應不應該直接放棄它?
這是番茄(LYH)的部落格,目的是儲存我的思考過程、與他人討論的想法、記錄各種實驗,內容絕對原創,盡力保持客觀嚴謹,但時常缺乏他人的校訂,歡迎任何人評論、討論,早期(2013以前)的文章大部分缺乏文獻回顧。
2014/03/12
2014/02/12
人生說明書 v2
人生說明書
人生Online Live
單一伺服器 現實世界版
全球7212617356人同時在線
導讀
如果你買了一台微波爐,可能自己摸一摸、轉一轉開關就懂了,因此你覺得不需要說明書。但如果哪天你把金屬鍋子也放進去微波,造成了爆炸,這可能產生兩種結果:- 你被炸死、燒死或是其他嚴重的後果。
- 逃過一劫。因此你才把說明書拿出來,發現它已經警告了容器不可使用金屬材質。
※註:現今的微波爐會自動斷電,不必擔憂。
2009/08/07
人類無解行為
人類的一些無解行為,引用自:Yahoo新聞:「人類10行為 至今仍無解」,在每篇後發表一些我的意見,也留著讓我以後慢慢思考。
●臉紅:達爾文努力解釋為何演化讓我們說謊時會臉紅;當我們臉紅時,他人會有所警覺。然而,有些人認為,臉紅可能有助於化解對立,或藉由洩漏弱點而增進親密。
--980807--臉紅應該與血液集中有關,因為說謊時血液必須自動集中到腦部促進思考,或許副作用就是臉紅。
●笑:當我們笑時,提振情緒的腦內啡會釋放出來,這顯然是笑的原因,然而令人不解的是,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發現,平庸的言詞竟比笑話更具「笑果」。
--980807--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有時認真講話講出來的會更令人發笑。
●接吻:其原因不可能是遺傳性的,因為接吻並非遍行於所有人類社會,有理論指出,接吻與哺乳以及古人為讓孩子斷奶,而以嘴餵食的記憶有關,這強化了分享唾液與歡愉的關聯。
--980807--在人類的鼻子中有一個構造稱為「犁鼻器」,是專門接受費洛蒙的,而在人臉部是分泌費洛蒙最集中的地帶(另一個好像是腋下),因此演化或發展出以「鼻」去聞人「臉」的動作,最後演變成親吻。這是有根據及文章探討過的,至於此理論成熟度我不清楚。
--980817--根據此篇報導,再人們的基因中有一個稱作「kiss-1」,相信這很好理解,親吻也是從黑猩猩就會的習慣,詳細情形請自行詳讀。
補充:親吻有助身體健康,「研究發現,有經常熱吻習慣的人的壽命要比一般接吻的人壽命長5年。熱吻還是一種男女老少極佳的美容療法。」但個人並不清楚同性之間的「熱吻」會不會造成反效果或效果加倍,請有勇氣有興趣者實驗後告知結果,感謝。
●作夢:佛洛伊德認為夢境表達我們潛意識慾望的理論,已不被採信,作夢被認為有助於幫助我們處理情緒,然而為何我們會夢到怪異景象,則未能妥當解釋。
●迷信:該慣常行為沒有進化上合理解釋,有科學家認為,人腦的設計是用來發現模式並推論因果,因此給了不理性信仰的空間。
--980807--榮格提出的集體潛意識可以解釋此種現象,在遠古時代的人便已產生信仰的意識,且仍持續維持至今。
●挖鼻孔:惡心、普遍的習慣,但為何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喜歡挖鼻孔?而且平均每天挖四次?有人說這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。
--980807--純猜測:挖鼻孔可以在無意識中產生快感。
●青春期:沒有其他動物會經歷叛逆、難以預測的青少年期。有人認為這段期間有助於在成年期前大腦的重整,或者讓人開始承擔責任前,進行行為的實驗。
--980807--個人同意此種重整的說法,因為社會已和求生不同,所發展出的過度期或許便是叛逆期。
--980817--推測:在青春期以前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是為了求生意識與本能行為,青春期後便是在融入社會與實踐自我,青春期應是作為轉捩點的一段時期,人要從原本的求生演變到出社會。但此種理論暫時沒有根據,若是古代的人並沒有歷經此階段則可以印證這種說法,或許也文獻記載可供參考。
●利他行為:從進化角度看來,不求回報的給予是怪異的行為,有人認為利他或許純粹出於給予的快樂,或有助於群體的凝聚。
--980807--不自私的行為基本上來自於自私的動機。
●藝術:人類在繪畫、舞蹈、音樂與雕塑的表現或許等同於孔雀開屏,展現自己的求偶能力。但也可能是傳播知識與分享經驗的方式。
●體毛:身體長出纖細毛髮,粗硬毛髮則分布於生殖器官的模式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相反,有人推測,陰毛粗硬的原因可能與散播氣味、提供溫暖甚至免於擦傷有關。
--980807--在維基百科有很詳細的相關資料,功能有:減少磨擦(或撞擊..)、防止日曬、以及顯示自己已做好交配的準備。基本上個人認為這種說法已經健全,不知道為何還要在此提出。
●臉紅:達爾文努力解釋為何演化讓我們說謊時會臉紅;當我們臉紅時,他人會有所警覺。然而,有些人認為,臉紅可能有助於化解對立,或藉由洩漏弱點而增進親密。
--980807--臉紅應該與血液集中有關,因為說謊時血液必須自動集中到腦部促進思考,或許副作用就是臉紅。
●笑:當我們笑時,提振情緒的腦內啡會釋放出來,這顯然是笑的原因,然而令人不解的是,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發現,平庸的言詞竟比笑話更具「笑果」。
--980807--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有時認真講話講出來的會更令人發笑。
●接吻:其原因不可能是遺傳性的,因為接吻並非遍行於所有人類社會,有理論指出,接吻與哺乳以及古人為讓孩子斷奶,而以嘴餵食的記憶有關,這強化了分享唾液與歡愉的關聯。
--980807--在人類的鼻子中有一個構造稱為「犁鼻器」,是專門接受費洛蒙的,而在人臉部是分泌費洛蒙最集中的地帶(另一個好像是腋下),因此演化或發展出以「鼻」去聞人「臉」的動作,最後演變成親吻。這是有根據及文章探討過的,至於此理論成熟度我不清楚。
--980817--根據此篇報導,再人們的基因中有一個稱作「kiss-1」,相信這很好理解,親吻也是從黑猩猩就會的習慣,詳細情形請自行詳讀。
補充:親吻有助身體健康,「研究發現,有經常熱吻習慣的人的壽命要比一般接吻的人壽命長5年。熱吻還是一種男女老少極佳的美容療法。」但個人並不清楚同性之間的「熱吻」會不會造成反效果或效果加倍,請有勇氣有興趣者實驗後告知結果,感謝。
●作夢:佛洛伊德認為夢境表達我們潛意識慾望的理論,已不被採信,作夢被認為有助於幫助我們處理情緒,然而為何我們會夢到怪異景象,則未能妥當解釋。
●迷信:該慣常行為沒有進化上合理解釋,有科學家認為,人腦的設計是用來發現模式並推論因果,因此給了不理性信仰的空間。
--980807--榮格提出的集體潛意識可以解釋此種現象,在遠古時代的人便已產生信仰的意識,且仍持續維持至今。
●挖鼻孔:惡心、普遍的習慣,但為何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喜歡挖鼻孔?而且平均每天挖四次?有人說這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。
--980807--純猜測:挖鼻孔可以在無意識中產生快感。
●青春期:沒有其他動物會經歷叛逆、難以預測的青少年期。有人認為這段期間有助於在成年期前大腦的重整,或者讓人開始承擔責任前,進行行為的實驗。
--980807--個人同意此種重整的說法,因為社會已和求生不同,所發展出的過度期或許便是叛逆期。
--980817--推測:在青春期以前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是為了求生意識與本能行為,青春期後便是在融入社會與實踐自我,青春期應是作為轉捩點的一段時期,人要從原本的求生演變到出社會。但此種理論暫時沒有根據,若是古代的人並沒有歷經此階段則可以印證這種說法,或許也文獻記載可供參考。
●利他行為:從進化角度看來,不求回報的給予是怪異的行為,有人認為利他或許純粹出於給予的快樂,或有助於群體的凝聚。
--980807--不自私的行為基本上來自於自私的動機。
●藝術:人類在繪畫、舞蹈、音樂與雕塑的表現或許等同於孔雀開屏,展現自己的求偶能力。但也可能是傳播知識與分享經驗的方式。
●體毛:身體長出纖細毛髮,粗硬毛髮則分布於生殖器官的模式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相反,有人推測,陰毛粗硬的原因可能與散播氣味、提供溫暖甚至免於擦傷有關。
--980807--在維基百科有很詳細的相關資料,功能有:減少磨擦(或撞擊..)、防止日曬、以及顯示自己已做好交配的準備。基本上個人認為這種說法已經健全,不知道為何還要在此提出。
2009/08/06
無靈魂論
因為萬物皆由原子構成,包括生命,那麼如果將適當的原子組合起來,理論上似乎是可復原出生命,那麼所得到的應該是死人還是活人呢?
個人認為,應該是死人,因為在還沒注入能量以前這只是靈魂論者所稱的「軀殼」,但是若將能量注入(這裡不討論以何種形式注入,或許是ATP或電流或任何形式),此軀殼就成了活生生的生物了,就靈魂論來說生命的組成是軀殼與靈魂,那難道注入的能量是靈魂嗎?不,所以很明顯的,並沒有所謂的靈魂(不將靈魂定義為能量的話)。
我試著用反證法來表達:假設靈魂論成立,則生命分為軀殼及靈魂,根據原子不滅定律,軀殼必定可以人造的手法做出(假設人類能力所及),做出的軀殼必定得加入能量(任何形式)才能成為生命,但因能量不等於靈魂,所以證明並沒有靈魂存在。'
---22:00
突然想到,學長口中所說的「高密度能量體」,再打的時候竟然沒想到。
如果靈魂是高密度能量體,那麼也就是能量?若是能量那也不是不可能,只剩一種選擇,靈魂是極強的能量能讓軀殼產生生命。
因此結論應該是,「實際上並沒有靈魂」或「靈魂即能量的一種形式」,何者?請大家發表一下意見...
---20140203
死後有來生嗎?
當有人問:「你相信有來生嗎?」他的意思不是字面上的意思,而是:「假如你星期天死了,你相信你意識到了星期一還存在嗎?」意識可以只一個抽象的連結模式與其刺激:反應規則,或者是構成你大腦的該模式的特定食物。那個模式與死亡無關,但大腦不會在死亡後繼續存在。
Steven E. Landsburg,大哉問:為何常識會說謊
個人認為,應該是死人,因為在還沒注入能量以前這只是靈魂論者所稱的「軀殼」,但是若將能量注入(這裡不討論以何種形式注入,或許是ATP或電流或任何形式),此軀殼就成了活生生的生物了,就靈魂論來說生命的組成是軀殼與靈魂,那難道注入的能量是靈魂嗎?不,所以很明顯的,並沒有所謂的靈魂(不將靈魂定義為能量的話)。
我試著用反證法來表達:假設靈魂論成立,則生命分為軀殼及靈魂,根據原子不滅定律,軀殼必定可以人造的手法做出(假設人類能力所及),做出的軀殼必定得加入能量(任何形式)才能成為生命,但因能量不等於靈魂,所以證明並沒有靈魂存在。'
---22:00
突然想到,學長口中所說的「高密度能量體」,再打的時候竟然沒想到。
如果靈魂是高密度能量體,那麼也就是能量?若是能量那也不是不可能,只剩一種選擇,靈魂是極強的能量能讓軀殼產生生命。
因此結論應該是,「實際上並沒有靈魂」或「靈魂即能量的一種形式」,何者?請大家發表一下意見...
---20140203
死後有來生嗎?
當有人問:「你相信有來生嗎?」他的意思不是字面上的意思,而是:「假如你星期天死了,你相信你意識到了星期一還存在嗎?」意識可以只一個抽象的連結模式與其刺激:反應規則,或者是構成你大腦的該模式的特定食物。那個模式與死亡無關,但大腦不會在死亡後繼續存在。
Steven E. Landsburg,大哉問:為何常識會說謊
2009/05/31
所有名詞皆為代名詞
引用自 老子《道德經》:「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無名,天地之始;有名,萬物之母。」有興趣就文意解釋者請自行搜尋。
無名,天地之始。天地萬物一開始是沒有名字的,所有稱呼名詞,皆是人類為了方便溝通,而「強制」加諸於萬物之上。
有名,萬物之母。萬物有了名字後溝通便沒了障礙,萬物得以化生。
所有名詞皆為代名詞,人類並沒有經過萬物同意而稱呼,故稱為「強制」,雖無名,卻才是本質。
一開始,萬物叫什麼呢?
相信許多人小時候常會好奇,為何自己的名字叫做這樣,而不是那樣。如同這般道理,我稱樹為「樹」,是大家皆可理解的,但若稱樹為「草」,名詞變亂了序,但萬物卻還是不變,人類常自以為聰明,以為有能力去命名萬物,其實在稱呼名詞的同時,應抱持著一種尊敬的心態,「樹啊,請允許我稱呼你為樹。」這樣的道理。看似愚蠢,但人類若連這點都不自知,又有何資格對萬物來命名呢?
無名,天地之始。天地萬物一開始是沒有名字的,所有稱呼名詞,皆是人類為了方便溝通,而「強制」加諸於萬物之上。
有名,萬物之母。萬物有了名字後溝通便沒了障礙,萬物得以化生。
所有名詞皆為代名詞,人類並沒有經過萬物同意而稱呼,故稱為「強制」,雖無名,卻才是本質。
一開始,萬物叫什麼呢?
相信許多人小時候常會好奇,為何自己的名字叫做這樣,而不是那樣。如同這般道理,我稱樹為「樹」,是大家皆可理解的,但若稱樹為「草」,名詞變亂了序,但萬物卻還是不變,人類常自以為聰明,以為有能力去命名萬物,其實在稱呼名詞的同時,應抱持著一種尊敬的心態,「樹啊,請允許我稱呼你為樹。」這樣的道理。看似愚蠢,但人類若連這點都不自知,又有何資格對萬物來命名呢?
2009/05/24
宗教足以改變求生信念?
佛教創始於西元前8世紀,印度教西元前6世紀,基督教西元元年,伊斯蘭教西元七世紀。
此為世界前四大宗教,信仰人口極多,若只已有傳誦至今的宗教來看,西元前八世紀最早,至今二十一世紀,前四大宗教全在前八至二十一這約3000年間的前1500年(前八至七),便發展出了四大宗教,以人類歷史如此短的時間,為何在伊斯蘭教出現後的14世紀間未出現更繁盛的宗教信仰?
清末發生於中國的義和團事變,是何種力量使拳民認為自己刀槍不入,足以和外國新式武器對抗而引發八國聯軍?如此無法相信之宗教竟可使信仰者能奮不顧生,去挑戰已理智無法諒解之事?
11至13中世紀間的十字軍東征,又是何種力量使基督教徒可奮不顧生前往收復聖地耶路撒冷?第二次慘敗後竟還有動力繼續前進而製造了八次東征,宗教真有如此強大之力足以改變求生的信念?
又試想2003年發生於美國的九一一事件,回教徒竟一改平時和平觀念,而願意劫機犧牲多人性命,只為引起世人關注,想讓原屬於阿拉伯人的聖地回到領土中?
宗教信仰?
根據本我、自我、超我之人格理論,我推測宗教應是可改變本我(代表求生意念及生理需求),增加超我(理想、社會道德標準..)影響人之行為,簡單來說,宗教為一降低本我影響力而提高超我之理念。
至於如何辦到..思考中...
此為世界前四大宗教,信仰人口極多,若只已有傳誦至今的宗教來看,西元前八世紀最早,至今二十一世紀,前四大宗教全在前八至二十一這約3000年間的前1500年(前八至七),便發展出了四大宗教,以人類歷史如此短的時間,為何在伊斯蘭教出現後的14世紀間未出現更繁盛的宗教信仰?
清末發生於中國的義和團事變,是何種力量使拳民認為自己刀槍不入,足以和外國新式武器對抗而引發八國聯軍?如此無法相信之宗教竟可使信仰者能奮不顧生,去挑戰已理智無法諒解之事?
11至13中世紀間的十字軍東征,又是何種力量使基督教徒可奮不顧生前往收復聖地耶路撒冷?第二次慘敗後竟還有動力繼續前進而製造了八次東征,宗教真有如此強大之力足以改變求生的信念?
又試想2003年發生於美國的九一一事件,回教徒竟一改平時和平觀念,而願意劫機犧牲多人性命,只為引起世人關注,想讓原屬於阿拉伯人的聖地回到領土中?
宗教信仰?
根據本我、自我、超我之人格理論,我推測宗教應是可改變本我(代表求生意念及生理需求),增加超我(理想、社會道德標準..)影響人之行為,簡單來說,宗教為一降低本我影響力而提高超我之理念。
至於如何辦到..思考中...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