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物理世界
- 心理世界
- 心物世界間的鴻溝
- 鴻溝的由來
- 心物世界間的橋樑
- 如何是資訊充足
- 心物世界的差異
- 道德
- 因果關係
- 理性與感性
- 人與電腦
- 語言與思考
- 過程論與結果論
物理世界
物理世界是藉由物理定律所建構出的世界,他忠實、客觀的描述了世界的模樣,並且不會因為觀察者的不同而改變,物理世界不存在價值判斷,所有事件都是中性、無善惡之分的。許多認同科學,尤其是物理的人,會相信物理就是我們所認識的真實世界,否則怎麼能用簡單、漂亮的數學式表示?然而物理或許是一條通往真實世界的捷徑,也可能是一條歧路。我們無法完全肯定外在世界正如我們所觀察的那樣,如霍金的比喻:我們就像在圓形魚缸裡的金魚,透過玻璃看扭曲的世界,儘管推論通常來自經驗,但我們仍有機會計算出真實世界的模樣。
然而若我們在究竟物理世界是不是真實世界這個問題上爭論,對於區分心物世界並沒有實質上的幫助,我們通常先假設:「物理世界就是真實世界。」而其間可能的差異,是物理學家在致力縮小的,儘管以物理來解讀這個世界仍有其不滿足之處,但讓我們姑且相信之,畢竟目前我們應該沒有更好的手段理解這個世界。
心理世界
心理世界意為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,這個世界是建構在我們的腦中,藉由我們所接受到的訊息來建立,其中包含了知覺甚至幻覺,而後經由認知處理,建構出一個我們所理解的世界,這稱之為心理世界。在我們心中所描繪出的那個世界,肯定不是我們一出生就存在我們腦海中的,我們藉由經驗與推理,累積記憶逐漸描繪出整體世界的樣貌。
心理世界的概念類似於Kurt Lewin於1936年提出的「心理場」(心理空間,psychological field) (Lewin, Kurt, Heider, Fritz Trans, & Heider, Grace M. (1936). Principles of topological psychology.),認為人是一個場,心理活動是在心理場產生、行為也是由心理場所決定的,心理場由個體和與心理場互動的環境間的關係所構成。心理場的概念與心理世界有所差別:心理世界為整個心理內部感受的總稱,心理場則是強調建構、動力、心理過程與環境互動的一種場論。但Lewin對於心理場和物理場的區分近似心理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差異。
心物世界間的鴻溝
我們藉由感官知覺這個世界,觸覺、嗅覺、聽覺、味覺、視覺,或許還有第六覺,而這些絕不是真實反應現實世界的。感官到認知之間的轉換是會扭曲甚至出錯的,錯視圖(視覺)、雞尾酒效應(聽覺)、幻肢現象(觸覺)、「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會其香」(嗅覺)等現象可以證明心物世界間的鴻溝是存在的,我們必須同意心理世界絕不等於物理世界。鴻溝的由來
會產生這樣的心物差距,並不完全是不恰當的,在演化上我們所遵從的規則並非單純最強大的經驗功能,而是以最少資源感知最多重要的事物。從感官上,輸入的訊息本身就是有限的,我們無法輸入所有可知的訊息,而其中可能輸入不重要的或遺漏重要的訊息,這是十分常見的鴻溝之由來:資訊不充足。感官將外在刺激(光子、聲波、壓力、化學分子)轉換為感覺神經的神經訊號,再進入腦區進行認知處理。在轉換的過程物理世界遭到扭曲,這是為感官失真。感官資訊進入認知系統中後會無意識的受到過濾與扭曲,其目的通常是自動忽略不重要的訊息或強調對求生有幫助的訊息,此為認知扭曲。
無論以上狀況是否發生,錯誤推論都是極容易發生的,這來自於人的思考歷程涉及基模(schema)與簡則(heuristic),這樣的機制是為了節省大量資源、縮短思考過程,但也因此容易產生錯誤推論。
以人的視覺為例說明:人只能觀察到四周的世界,視線無法觸及之處是完全無法觀察到的,此為資訊不充足;光線在進入視細胞後勢必有所損失、眼內有盲點、轉換到神經訊號需要經過編碼(coding),光線資訊由波長變為位元神經訊號,此為感官失真;視覺處理系統在接收到神經衝動後會優先對鮮豔的顏色做反應、優先注意到對生命及繁衍有所影響的事物,此為認知扭曲;無法藉由經驗直接觀察到的事物需要涉及推論,如思考人的起源時,我們傾向用「小孩來自父母」的基模,因此產生亞當與夏娃的傳說。
然而,這些原因不易解釋個人差異,這是因為每人有其權重差異。每個人經由經驗建構出心理世界後,對於新事物的理解並不會完全客觀地納入心理世界內做調整,而是會再次受到扭曲,此為權重差異。例如某人經歷創傷,對於經歷相同事件所產生的代價格外重視。然此條件必須在不同心理世界(不同人)的比較下才會浮現。
總的來說,鴻溝產生的原因有:資訊不充足、感官失真(無意識)、認知扭曲(無意識)、錯誤推論(意識)、權重差異(意識)。
心物世界間的橋樑
在了解了由來後,很容易發現這是道難以跨越的鴻溝,或是說根本就不可能可以跨越(我們永遠無法擺脫用感官知覺世界,而感官必定有其失真的風險),既然我們無法找到百分之百足以跨越鴻溝的標準,只好在有前提的情況下尋找兩世界間的橋樑。充分非必要條件:資訊充足且正確的推理(reasoning)。充分非必要意味著我們可能不需要滿足此條件,便可能恰巧得知物理世界的實況,而這也是我們平常所相信的;但只要滿足此條件,便絕對符合物理世界的描述。
此條件同時意味著不能直接、完全採信感官經驗(perception),避免感官失真;需經過集中注意的思考,避免認知扭曲;不直接採信簡單推論(inference),避免根據基模或簡則所產生的舊有推理經驗。
如何是資訊充足?
資訊如何才夠充足是個複雜的問題,我們不容易了解現有的資訊是否足夠,因為觀察者(我們)也完全不知道所需資訊是什麼,因此只能以「已得知所有所需的資訊」為資訊充足之定義。心物世界間的差異
道德
道德在心物世界中分別對應到不同的判斷準則。心理性道德是心理世界所建構出的道德標準,我們通常由行為人的意圖(agency)與受害者的感覺(experience)來判別,Mind perception theory可以完整描述這樣的心理性道德,但卻會有文化與個人差異,因此絕非真實世界至高無上的道德標準。而真實世界的道德標準應該為生物性道德,也就是演化下所產生的「良心」。生物性道德指:「互利系統內的利益最大化」。而個體必須在個體利益最大化與族群利益最大化之間選擇平衡,也就是追求基因利益最大化的演化穩定策略。詳細情形請參考「如何才是合乎良心,不致陷於黑心?」一文。(未發表)
因果關係
物理世界的因果關係由Causal process theory所建構,由物理法則所描述,大致上是定義能量傳遞為物理因果關係。而心理因果關係則是由因果認知(causal cognition)下的因果學習(causal learning)與因果推論(causal reasoning)所建構。詳情請參考「心物因果理論:整合Causal Cognition與Causal Process Theory的因果理論」。理性與感性
追求純粹的理性的好處是直接反應了物理世界可衡量的標準、追求純粹感性則是心理世界的滿足,這同時是理性與感性所象徵的兩個世界。詳情請參考「論理性與感性」。人與電腦
人與電腦在處感知與處理歷程上十分相近,因此有所謂的「算機功能論」:人近似一台處理刺激的機器,除了結構(人是以碳氫氧為主所構成的電腦)與運作方式的不同外,最重要的便是電腦的認知處理是純粹運算,電腦完整接受所有輸入的訊息做徹底的運算,因此不會忽略或錯誤推論。人因為必須追求能量運用在求生上的最大化,因此成為高效率的能量運用機器,相反地,電腦是人所設計在能量充足的情況下的運算機器,因此在運算能力與能量利用效率上有所差異。人因此要放棄一些詳細或重複的運算過程,因此有簡則(heuristic)與基模(schema)。電腦是運算能力的最大化,人則是能量最小化與感知能力的最大化的平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請。高談闊論